切換為繁體中文

武当山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神系述略

  • 文章来源: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 发表时间:2016-04-16 13:13:19

 

玄天上帝神系是指由与玄天上帝有关的道教诸神所组成的奉祀崇拜系统。武当山作为“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得道圣地,是玄天上帝神系的世界。举凡武当山各大宫观,其大殿神龕正中树立的、崇奉的主神都是玄天上帝,而在主神的两侧及配殿、偏殿等处,则供奉著与玄天上帝有密切关係的神灵仙真,如圣父圣母、龟蛇二将、金童玉女等,於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模庞大的、秩序井然的玄天上帝神仙体系。本文以《道藏》、《太和山志》等文献为依据,拟从玄天上帝、圣父圣母、圣师圣友、侍卫从神、护法从神、雷部神帅、本山土地及仙禽神兽等玄天上帝的其他从神等七个方面,对武当山玄天上帝等神祗的名号、特徵、职司、灵跡等奉神状况作一概述。

 

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玄天上帝作为道教界和民间普遍崇奉的尊神,拥有著诸多的名号,这在道教神系中也是不多见的。如道经称“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简称“玄帝”。道教界和民间对玄天上帝还有许多俗称,如真武大帝、北方镇天真武灵应真君、北极玄天真武上帝、北极圣神君、北极大帝、北极佑圣真君、开天仙帝、开天大帝、开天炎帝、开天真帝、玄武大帝、元武神、元帝、天元上帝、真如大师、妙见菩萨、报恩祖师、荡魔天尊、披发祖师、北帝、黑帝、帝爷、帝公、祖师爷、上帝公等。[1]明代《万历续道藏》中记载有“玄天上帝百字圣号”,是最长的名号。文曰:“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眾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荡魔天尊”。[2]这一百字圣号最早出现在《正统道藏》收录的《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中,《道教大辞典》称该书为:“明永乐皇帝朱棣御制”。[3]该书第二乐章为《玄天上帝乐章》,包括百字圣号的全部内容。[4]百字圣号说明了玄天上帝的职司,显示了玄天上帝的赫赫神威,是玄天上帝演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总集成。

 

 

 

在武当山宫观中,从规格最高的金殿,到西神道上五龙宫、仁威观等宫观的正殿,再到东神道上紫霄宫、南岩宫等宫观的正殿,甚至可以说,全山绝大多数宫、观、庵、堂、祠、庙,供奉的主神都是玄天上帝。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记载,玄天上帝的形象是:“披发跣足,踏胜蛇八卦神龟”。[5]《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有:“或掛甲而衣袍,或穿靴而跣足,常披紺发,每仗神锋”。[6]《降笔实录》(又称《玄帝实录》、《董真君实录》)有:“玄武为凡人时,身长九尺,面如满月,龙眉凤目,紺发美髯,顏如冰清,头顶九气玉冠,身披松萝之服”。[7]武当山大量的玄天上帝神像,无论是真武少年读书像,还是中年掐诀作法像等,一般地,都有其固定化的形象,即披发跣足,躡踏龟蛇,著袍衬鎧,威严端庄,丰姿魁伟,具有帝王气概。

 

玄天上帝是由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星辰崇拜——北宫玄武逐渐演化而来,伴随著演化,玄天上帝的职司也突显出来。

 

玄武正式演变为威灵显赫的道教大神是在北宋时期。据北宋初期流行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等书记载,真武神是玄元圣祖变化之身。经云:玄元圣祖,八十一次显为老君,八十二次变为玄武。托胎于净乐国王善胜皇后,生於开皇元年三月三日,入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飞升。又叙玄武将军奉元始敕命率神兵下凡,剪妖伏魔,济世度人之神话。

 

真武神何时改称玄天上帝的呢?正史记载的官方封号,是元大德七年(1302年)加封的“玄天元圣仁威上帝”。但南宋流传的《玄帝实录》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等书已称真武为“玄天上帝”。《董真君实录》云:“大宋仁宗朝嘉祐二年丁酉岁,上应大罗天真化三年也。至其五月五日,三清上帝并升玉宸殿,敕九天司马开历,考万天功过,校正三官四圣,自太虚开化,神一诞生,所有保天佑地、化育群生之功……时(上天真化四年上元节)昊天玉尊亲行典仪,册封至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领九天採访使职,及下荫龟蛇号’”。[8]由於天界的“三清上帝”及“昊天玉尊”册封玄武为帝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之后,那么人间称真武为玄帝也不会早於该年。不过,最迟在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后,玄帝之称号已随著《玄帝实录》一书的印行而传播四方。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道士白玉蟾、蒋暉题写的湖南永州祁阳山《紫霞观镇蛟符》石刻即云:“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受天明命、剪伐魔精”。[9]《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也有“玄帝师学”、“玄帝宝录”等语。这表明南宋中后期道教界已普遍地应用“玄帝”一词,真武的神格地位由“真君”提高为天帝。“《玄帝实录》一书的问世,标誌著有关玄天上帝的神话已相对成熟,形成了较规范的系统”。[10]《玄帝实录》记载的玄帝神话是:

 

玄帝是先天始气五灵玄老太阴天一之化,乃先天始气、太极别体。上、中、下三皇时曾下降为真人,黄帝时托胎为静乐国王善胜王后,成为太子。玄帝生而神灵,潜心修道,志契太虚。长而勇猛,惟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于王宫发此誓愿,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辞父母出家学道,得玉清圣祖紫元君授其无极上道,令入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大得上道,功成飞升。玉帝闻其勇猛,特拜太玄元帅,领元和迁校府事,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收断妖魔。

 

上天龙汉二年之时,殷紂主世,淫心失道,矫侮上天。日造罪愆,恶毒自横,遂感六天魔王引诸鬼眾,肆诸凶衅,伤害眾生,毒气盘结,上冲太空,天门震辟,恶气衝突,弥塞天光,元始天尊命玉帝降詔北极紫微大帝,以玄武收魔,间分人鬼。玄武乃披发跣足,金甲玄袍,部领六丁六甲、五龙神兵及数十万神兵齐到下方。玄武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魔王以坎离二气变为苍龟巨蛇,化现方成,玄武以神力摄於足下,锁於酆都大洞。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离解脱,黎民安泰,国土清平。    

 

元始认为玄武归根復位之时已到,於是乃命玉帝宣降玉册,拜玄武为镇天玄武大将军、三元都总管等职。玉帝赐玄武自此之后可披发跣足,躡踏龟蛇,建皂纛玄旗,躬披鎧甲,位镇坎宫,天称元帅,世号福神;且命他每月下降,扶持社稷,普福生灵。“三清上帝”更以感其功劳巨大,拜玄武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简称玄帝。凡遇每月三、七日(或称三、六日),即下降人间,受人醮祭,察人之善恶,断灭不祥。[11]

 

从真武神的演化过程及其神话来看,玄天上帝从宋代开始,已受到普遍的重视,正是源于玄天上帝几乎全能的显赫威力。

 

宋代以降,玄天上帝显灵事蹟甚多。《玄天上帝启圣录》主要记载了北宋英宗以前玄帝显灵事蹟;[12]《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记载了元代玄帝显灵,佑护皇室的事蹟;[13]《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记载了明代永乐年间玄帝显灵,护佑燕王靖难的事蹟及大修武当时瑞应纷呈的神话故事。[14]

 

圣父、圣母
 

圣父、圣母,是武当道教对北极真武玄天上帝之亲生父母的尊称。据《太上说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玉帝特赐玄帝父母尊号:圣父曰静乐天君明真大帝;圣母曰善胜太后琼真上仙。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又加封圣父曰启元隆庆天君明真大帝;圣母曰慈宁毓德天后琼真上仙。在《玉匣记》所载的道教节日中,二月二十五日被定为“玄天圣父明真大帝圣诞”。

 

歷史上有无静乐国呢?《紫光经》云:“净乐国境,乃海外仙国,在西域支月国之西。星分奎娄二宿之下”,[15]居龙变梵度天无欲宫。《武当福地总真集》云:“考之古史《仙传》,静乐国即均州,无疑矣”。[16]谓“村之东山下,古陵数塚。耆旧相传云:静乐国王之塋”。[17]《大岳太和山志》有:“玄帝之先曾为净乐国王,净乐治麇,而均为麇地”。[18]《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解释说:“均州上古之时即有麇之国,谓人民朴野,安静乐善,……《仙传》……不欲以有麇称之,易之曰静乐”。[19]喻为玄天上帝的父母恩德普照,洒向人间,施惠眾民。明成祖大修武当道宫时,在均州城内修建了静乐宫,他在《敕建(静乐宫)紫云亭》书中说:“静乐国之东有紫云亭,乃玄帝降生之福地”。[20]后人题有匾联:功垂造物大乾坤,德育玄天圣父母,对圣父圣母以好的品行养育了玄天上帝深怀敬意,视为楷模。

 

早在元代,武当山就建有王母宫,奉祀圣母善胜太后。元明所建的各大宫观,在正殿后面的崇台之上,一般都建有父母殿(或称明真殿),殿内神龕供奉著圣父明真大帝和圣母善胜皇后的坐像。

 

武当道教初创时,经籍并不多,《道德经》为武当歷代道士非常推崇的经典,成为武当道教典籍的最早来源。《道德经》十八章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21]老子此说是针对社会现实,因为社会上有“六亲不和”的事情,才会更加重视“孝”。春秋战国以来孝文化的影响很大,玄帝崇拜的盛行也大致与儒家程朱理学的流布同时代,故道经强调玄帝虽出家修道,但仍不忘父母生身之恩,功成飞升后,父母证仙,荣享褒封,玄帝也特作《报恩经》以训世(《正统道藏》第三四五册《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至亲配封,以显玄天上帝之大孝。因此,道教为表彰玄帝之大孝,特在供奉玄帝的大殿后面修建父母殿,奉祀圣父圣母,这是对孝文化的重视和传扬,也展现了道家和儒家文化的交融。

 

圣师、圣友
 

道教诸神在起源上是有不同师承的。玄天上帝的恩师主要有玉清圣祖紫元君、丰乾大天帝。

 

玉清圣祖紫元君,又称“无极上道紫炁元君”。《歷代神仙通鉴》等书称“玉清圣神紫虚元君”,世号紫虚元君。《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说:“内名未究其详,按《仙传》:受道付玄帝,示武当山之根源,今尊曰‘圣师’”。[22]有的道经称她为太上老君的化身。葛洪认为老子是天地之精神,无世不出。《太上说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云:“当轩辕氏时,号广成子,出道诫经,教以飞腾之学。游净乐国时,号紫元君,授玄帝太和玉虚之诀,教以智慧上品大戒,乃归根之道……周文王时,世号老聃,官佐柱下史,出道、德二经於世……”。[23]《大岳太和山志》卷二称:玄帝念道专一,“遂感无极紫元君,授以上道。因指太和山而告之曰:‘此山自乾兑起脉,盘旋五万里;水出震宫,上应翼、軫二宿,显定极风、太安皇崖二天。汝可居之,当契太和。飞升復位,上辅大道,与天地日月齐并’”。[24]根据《玄天上帝启圣录》记载:紫元君不仅为静乐国太子指引了修道圣地武当山,而且用铁杵磨针的故事点化静乐国太子,潜心修炼,功至自成。武当道教徒把静乐国太子的师傅紫元君看作是老子的化身,抬高了静乐国王子在道教仙谱中的地位,从而为真武神演变为道教尊神奠定了神格基础。静乐国王子作为天神,不是靠服食金丹大药成仙的,而是通过苦行修炼,“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最终才登上天界的,所以,静乐国王子修仙学道的方法,是依照老子《道德经》而行的。武当山紫霄宫藏有明万历皇帝所赐梵夹本《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为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方田子陈伀所注,比《正统道藏》本多序、赞、跋等。该书《方田子跋》云:“昔玄帝师学之,成於紫元君,太上传自东汉之季,丁授经籍于正一张君,乃玄帝事蹟遍闻於世……”。[25]

 

明清时期,武当山所建与紫元君磨针故事有关的庙宇有两处:1、明代所建西神道磨针涧南的老姥祠。明卢重华的《大岳太和山志》卷一记载:在五龙宫北一里,“有石横涧滨,若磨痕。传云玄帝修炼之久,有怠意,因步涧下,见神女以铁杵磨之……玄帝大悟”。[26]老媼或神女其实都是静乐太子的恩师——紫元君;一为清代所建的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在回龙观南。磨针井现存有铁铸饰金紫元君化身像,头微偏欲语,手作磨针状。明代五龙宫有“启圣殿”、太和宫有圣师元君殿、南岩宫有元君殿、玉虚宫有“圣师殿”,清代太和宫皇经堂、五龙宫启圣殿等处,均为供奉玉清圣祖紫元君而设。

 

丰乾大天帝,是玄天上帝的另一位恩师。明代的武当山御制有许多铜铸的玄天上帝持剑坐像,大有横扫天下妖魔的气度,显示出“荡魔天尊”的威严,而玄天上帝手持的那把七星剑源于丰乾大天帝的赐予。《玄天上帝启圣录》中“天帝锡剑”条云:“玄帝乃如师言,越海东游。又感丰乾大天帝,授以宝剑。天帝告曰:此剑,名曰北方黑驰裘角断魔雄剑……子可佩此,居山修炼,降伏邪道,收斩妖魔”。[27]《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对丰乾大天帝“按”云:“宋侍中荆国公宋庠奉旨所编《真武启圣记》第九章,称真武初学业遇帝,赐以黑驼虯角断魔雄剑”,但“内名未究其详”。[28]

 

蓬莱仙侣,是玄天上帝修真时的圣友。《玄天上帝启圣录》中“蓬莱仙侣”条云:“玄帝归岩修炼之时,曾有九美人,相貌端严,仪矩殊异,往来帝所,惑试帝心。帝默识之,必圣人也,故加敬礼。女仙乃谓帝曰:予辈蓬莱仙侣,特来试之。功行著已,宜加精进,克日冲举’。语毕,跨鹤而升。今称蓬莱九师,是也”。[29]

 

元代武当五龙宫有蓬莱殿,设真师十圣,即紫元君和蓬莱九仙。青羊涧之上,白云岩之左有一座爽朗虚明之岩,取名仙侣岩,是“玄帝道成,有蓬莱仙侣来贺,因名仙侣。旧有像设,香火俱废,永乐十年敕建殿宇,以奉高真香火”。[30]

 

侍卫从神
 

据《真武本传妙经》记载,当玄天上帝稟玉皇圣命勅令之时,其统领神兵,遍为巡察,济拔天人,祛妖摄毒的威势十分的壮观:“神兵神将,从之者皆五千万眾。玉童玉女,侍之者各二十四行。授北帝之灵符,佩乾元之宝印。驱之有雷公电母,御之有风伯雨师。卫前后则八煞将军,随左右则六甲神将。天罡太一,率於驱使之前。社令城隍,悉处指挥之下”。[31]可见,玄天上帝的从神队伍是浩浩荡荡,庞大壮观的。而侍卫从神则仅指伴随著玄天上帝左右,为其服务,作为仪仗以壮威仪的神灵。主要指龟、蛇二将、金童、玉女、执旗、捧剑。因为按道教的说法,凡是神仙所住洞天福地,皆有得道的神仙侍从卫护侍候左右。

 

龟、蛇二将,或称水、火二将,又称天关、地轴。龟蛇本来是四方四灵中北方玄武的形象,北宋时随著玄武衍变成为披发、仗剑、黑衣的“真武将军”,形象就被人格化,甚至神格化了。真武施展神威,降伏了龟蛇,并收为部属。水、火二将的称呼,源於他们本来是水火之精的认识。《玄天上帝启圣录》说:真武被拜为玄帝后,“下荫天关曰太玄火精含阴将军赤灵尊神。地轴曰太玄水精育阳将军黑灵尊神”。[32]元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年)封天关火神为“灵耀将军”,地轴水神为“灵济将军”。

 

关於玄天上帝收服龟蛇为部将还有一些神话:(1)道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记载,玄帝与六天魔王(水魔、火魔、旱魔、蝗魔、瘟魔、妖魔)战于洞阴之野,魔王自恃坎(水)、离(火)二气,幻化为苍龟、巨蛇,变现方成,在与玄天上帝大战时,被玄帝以神力躡於足下,不能变动,从此成为玄天上帝的脚力,变成玄天上帝的护法神;(2)神魔小说《北游记》记载,真武在武当修行时,欲成仙道,但未去五藏之秽,妙乐天尊显出神通,剖开他的肚子,将胃和肠挖出来,丢在岩石下,并将其肚子缝合。真武醒来自觉身轻,杂念全无,遂成仙道。而胃肠受了灵气,年久月深,变为龟蛇二怪,在世上作恶害人,玄帝将其降伏后收为部将;(3)在稗官野史中提到玄天上帝出身的传说,称玄帝转世为屠夫,因悔悟杀生太多,决心修道,遂自行切开腹肚,取出五藏丢在河里洗净。此举感动上天,使他修成正果。但被他丢在河中的胃、肠,却变成龟、蛇危害世人,后来玄天上帝将它们收服,镇压於脚底之下。当然小说故事,为道教人士所不取。玄天上帝足下的龟蛇二物,本来就是水火之精,又随身侍卫左右,因此也就成为玄天上帝的象徵和代表,甚至是玄天上帝的化身,出现龟蛇多被当成是玄天上帝的显灵,因此,古人自然就对龟蛇二物相对崇敬。

 

龟、蛇二将的形象特徵是:火精“真相赤蛇,变相青面、三目、金甲、兜鍪”;水精“真相玄龟,变相黑体、金甲、兜鍪”。[33]明代武当山各宫玄帝殿内均有水火二将,明皇室奉送到武当山的神像中常有“火水一座”(即铜铸鎏金的龟蛇交缠像),或“水一尊、火一尊”(当即具有人形特徵的水火二将站像)。

 

金童、玉女,也称玉童、玉女。是武当山金殿玄天上帝神像身旁的从神,元代五龙宫正殿内曾置此二神,武当山其他各大宫观正殿内均有设置。金童儒雅庄肃,恭谨安详作捧册状;玉女嫻雅俊逸,冠缨系頷为端宝样。道教中凡是天上的神仙,身边都有得道的童男童女伺服著,而且一律称为金童、玉女。其职司在於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二神位阶不大,但职司不小,因而受到道界及民间的重视。民间常称其为周公、桃花,元代杂剧家王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一剧结束时,有真武大帝出场说明周公、桃花是金童玉女转世的情节,流传甚广。

 

执旗、捧剑,明代皇帝斋送给武当山各宫观神像中,有“捧剑一尊、执旗一尊”。捧剑神将所捧之剑,当为丰乾大天帝送给静乐王子的宝剑,名曰:“黑駞虯角断魔雄剑”。[34]执旗神将所执之旗,当为皂纛大旗。《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集疏》解释“天罡、太一,率於驱使之前”时说:“率也者,宾伏也。於也者,幸侍也。天罡、太乙,亦系五德神君。乃宾伏幸侍,充太玄从官,常备准威用。按本经:部署拥之者皂纛玄雾;躡之者,苍龟巨蛇也”。[35]金殿内的执旗、捧剑二将,均头戴武冠,身著甲胄,衣带飘荡,勇猛威严。

 

护法从神
 

玄天上帝的从神系统是庞大复杂的,除了侍卫从神,在武当山还有一批独具特色的护法从神,如王灵官、五百灵官、八煞将军、六丁六甲、青龙白虎等,他们具有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神性特徵,能够在玄天上帝巡察三界之时,忠心耿耿,誓死辅佐玄天上帝,除邪祛恶,专司纠察之职。

 

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据《新搜神记》记载,王灵官的本名叫王善,宋徽宗时人。又据《列仙传》讲,王灵官曾从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的再传弟子,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火东灵官王”,久值灵霄殿,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时杭州道士周思得以灵官之法,显于京师,附神降体,祷之有应。明成祖下令修天将庙,王灵官遂显於世。宣德中封之为“隆恩真君”。道教奉祀王灵官为守护宫观山门的护法神,民间认为他嫉恶如仇,刚直无私,故十分崇信。

 

武当山奉祀王灵官始於明代。永乐年间在三天门神道上修有灵官祠;成化九年以后,皇帝经常派太监管送真武神像一堂到武当山安奉,从神就包括灵官、玉女、执旗、捧剑各一尊,说明王灵官已代替金童而成为玄帝的主要佐臣。

 

武当山各宫观现在仍保存著不少王灵官像,其中原玄岳门外灵官殿、太和宫、元和观等处灵官殿内的神像,都是披甲执鞭,三目圆睁,虯须怒张,锯齿獠牙,形象极为威武凶恶,令人畏惧。

 

五百灵官,是武当山规模最大的灵官。据《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载:真武到武当山修炼时,父王思恋太子,令大臣领兵五百眾,根寻太子回朝。至紫霄岩,面见太子,启传王命。忽然,部眾腿脚僵僕不能举,乃同声告曰:愿从太子学道。语毕跬步如故,於是俱隐山中。帝升真之后,皆证仙道。[36]《武当福地总真集》云:“洞天福地,上帝游年之所,各设灵官五百员主持守卫修道之士,功业成就,皆隶保举。察善罚恶之司”。[37]元代五龙宫建有“五百灵官祠”,天一真庆宫有石刻五百灵官像,明代南岩宫置铁铸镀金五百灵官神像,造型均为戴冠著袍,双手捧笏,恭顺侍立之形象,现存487尊。

 

八煞将军,《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是“八煞将军前后卫”,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妙》记“八杀将军前后卫”,故又作“八杀将军”,民间尊称为八府帝爷。具有辅佐护法,济世度眾之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卷二解释为“乃玄都右胜府正卫威北八煞大将军,八营驻扎於酆都狱华盖山之前也。谨显诸煞姓名之次第:天煞将军张子庶,地煞将军陈子春,日煞将军李子德,月煞将军范子章,水煞将军杜子贞,火煞将军刘子大,金煞将军王子言,石煞将军贾子元”。[38]

 

六丁六甲,《老君六甲符图》云:六丁名讳为:“丁卯神司马卿、丁丑神赵子任、丁亥神张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卿”。[39]《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记:“六丁玉女左右随”。臺湾高莲凯先生认为,之所以这里没提六甲神将之名,是因为“真武大帝主管北方壬癸水,本来就是属阴柔之地,所以强调六丁玉女随行真武左右,就是呼应六丁是阴柔之气的另一佐证”;[40]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六丁六甲左右随”;又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则记:“随左右则六甲神将”,并只记下了六甲神将的名号是:“甲子水将李文思、甲戌土将李守通、甲申金将李守全、甲午火将李守左、甲辰风将李守进、甲寅木将李守迁”。[41]可见,其名称全取於天干地支相配而成。《灵宝六丁秘法》云:“黄帝曰:六丁玉女神也,能长能短,能有能无,处心占而问之,万事从心”,[42]故六丁皆塑为女子像。道经称六甲乃阳神玉男,故塑男像。六丁六甲是武当道士斋醮作法时,常用符籙召请的呼风唤雨、祈禳驱鬼的神将群,说明北宋时他们已被视为能行风雨、制鬼神的真武部将。

 

元代武当山有六甲峰、六丁峰。明代玄都宫有御制六甲站像,现移置元和观。在北京十三陵中的长陵棱恩殿,展出了定陵出土的文物。展品中有一件明神宗的头盔反映了明皇室对玄天上帝和六甲神的崇拜。头盔为金护法顶六瓣铁盔,其上装饰有金制的玄天上帝神像和六甲神像,寓意是玄天上帝和六甲神保佑明朝皇帝,出师胜利。

 

青龙、白虎,原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和西方七宿的名称。汉晋以后,青龙、白虎被神格化,成为护法神将青龙称“孟章神君”,白虎称“监兵神君”。职司是守卫宫观山门。武当山紫霄宫、五龙宫的主殿奉礼祀的主神是玄天上帝,山门内是龙虎殿,殿内各置著鎧持械、威严肃穆的守护神将青龙、白虎神像。

 

雷部神帅
 

雷神,也称雷公、雷师,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司雷之神。最早的雷神呈兽形,《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43]后不断人格化,被塑造成半人半兽形。道经称雷霆可以为天“代言”,执行刑罚击杀罪人,所谓“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人们虔诚地加以奉祀,正是因雷神能鉴别善恶,区分良莠,代天主持正义,击杀有罪之人。真武行巡时,“驱之有雷公电母,御之有风伯雨师”。武当山主要供奉雷神,不仅有雷岩、雷洞、雷堂、雷坛等建筑祀雷神,而且还供祀雷神。南岩宫雷神洞的雷神像,一为坐像,猴脸尖嘴,额具三目,背插两翅,著袍系带;一为站像,猴脸尖嘴,额具三目,肩张两翅,著袍衬鎧,人手鹰足,左手执楔,右手择锤,作欲击状。

 

雷部神帅,或称雷部天君等。武当山除供奉雷神,还供奉雷部诸神。雷部神帅指由玄天上帝率领指挥的执掌五雷、扬善惩恶的部将行神之统称。宋代已有雷部的称谓,庙观中已供奉雷部神像。由於南方道士多习“雷法”,故雷部诸神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扩大,到明代正式形成比较固定的雷部眾神体系。《封神演义》中就有“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的名号,其中以邓、辛、张、陶、庞、刘、苟、华八位天君最著名。《北游记》中又有雷部统三十六元帅之说。雷部的总管、雷部的主宰之神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为眾生之父,万灵之师,掌握生杀大权,专门惩处恶人。但在武当山,雷部诸神是玄天上帝的部将行神,听从玄天上帝的调遣。实际上,早在宋代的有关道经中,真武部将已有“五雷神兵”等雷部神将。宋代洪迈《夷坚志补》卷十二载:均州武当山王道士,行五雷法能敕呼雷部神将。明正统九年(1444年)所编道经《天皇至道太靖玉册》卷五称:“玄帝殿两旁当塑雷部诸神”。可见,明以前真武大帝已被当作整个雷部的统帅,即“雷祖”。明代皇室奉安于武当山各宫观的铜铸鎏金神像中,常有雷部神帅像。如成化九年(1473年)明宪宗命太监陈喜等管送“真武圣像二堂於太和、王虚二宫安奉”,安奉于太和宫金殿的一堂圣像中有“神帅十尊”,其中包括邓、辛、张、陶、苟、毕六天君和马、赵、温、关四元帅。[44]因马、赵、温、关四大元帅,是武当道教在作道场祈禳时请来“驱魔降妖”的神将,同为雷部神帅。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命太监扶安等奉安于南岩宫正殿的一堂圣像中,有神帅十二尊:“邓天君一尊、辛天君一尊、张天君一尊、陶天君一尊、庞天君一尊、刘天君一尊、苟天君一尊、毕天君一尊、马元帅一尊、赵元帅一尊、温元帅一尊、关元帅一尊”。[45]此后所送神帅像都是十二尊,合称为“真武十二帅行神”。此外明代皇帝还曾钦降殷元帅、孟元帅等神像到武当宫观供奉。以下对雷部神帅之主要神将予以分述。

 

1
 
 

 

邓天君:也叫邓忠、邓成、邓化、邓伯温(文)等。雷部天君常以他为首。宋代《夷坚志补》卷二三称其为“天元召考邓将军”。元人刘道明的《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引《雷书》说:“中天欻火律令大神雷霆主帅天君,即黄帝相风后,将军破蚩尤,封河南将军,因以所封邓为姓,后隐武当叠字峰,有神跡尚存”。[46]明人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云:“叠字峰,在五龙顶南……传云雷帅欻火律令邓天君炼真之处,风雷多从此起”。[47]

 

2
 
备案号:鲁ICP备151208575号
主办: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承办:临沂玉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力维律师事务所 李守涛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371320001080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