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读 xiāo,含义:1.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2.形容羽毛残破。)然子”。他是龙虎山天师府第三十代天师,两宋最杰出的的正一天师和宗教活动家,也是有名的道士诗人。
张继先是二十七代天师张象中的曾孙,父处仁曾为临川知县,他于宋元祐七年(1092年)十二月二十日生于蒙谷庵(今龙虎山上清宫西一里)。龙虎山丹峰碧水,怪石清泉,张继先就生长在这样一个生态堪称完美的奇幻空间里。他的家庭书香气十足,又兼有儒道思想,从小便耳濡目染。
他生来奇异,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有一天听见鸡鸣,忽然失笑,并赋诗一首:“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说明:“灵鸡有五德” 鸡是五德之禽,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敢拼敌是勇德;有食同吃是仁德;鸡一身是宝,是全德。)
从此,便开口说话,出语惊人,真正是惊醒了许多尘世间人。第二天,宴席间他独自一人,坐在浴池中的碧莲上,身轻如燕,淡定自若,人们都感到此番景象很是奇异,纷纷认为他是真仙下凡。
在张氏家族众多弟子之中,继先超凡脱俗,独异他人,有仙骨之姿,从小就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以致破格承袭天师之位。他9岁嗣教,是龙虎山年纪最小的天师,加上这首富有传奇色彩的“神童诗”,故有“神童天师”的美誉。
张继先颖异过人,才学称佳,最富有色彩的一面是与北宋皇帝宋徽宗的交往。张继先的一生虽然没有直接涉足官场,干预政事,但他始终与朝廷有着密切的来往,并受徽宗多次赐号嘉奖,这在当时的天师道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宋徽宗名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虽不善治国事,却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一生崇信道教,兴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妙答徽宗悦龙颜 封功受赏提地位
张继先和宋徽宗的首次见面是在崇宁三年(1104年)。这一年澥州盐池水溢,采盐不成,盐税收不上来,地方官忙急报朝廷。徽宗听报,便询问道士徐神翁,徐回答说:“这是孽蛟作怪,必须请张天师来收妖。”徽宗便派人赴江西龙虎山,礼聘张师来京。继先奉召赴阕,时年仅13岁。
徽宗目睹他少年便有不凡的身姿,有意考验他,问道:“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你在龙虎山,见过龙虎吗?)”其实这句话问得很有玄机,看出宋徽宗的“狡猾”:要说没见过,说明你这位天师也太稀松平常了,连龙虎都见不到;要说见过,龙虎山里老有龙出没,说明有帝王之气,那皇帝对你能放心吗?所以说,这个问题是宋徽宗给张继先埋了一颗“雷”。
张继先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我在山里,老虎倒是经常见,只是今天才得以一睹龙颜。)”徽宗听后龙颜大悦,不禁为这位少年天师的聪慧而赞叹不绝。
心情大好的宋徽宗趁机又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长生不老的话题,想让天师教教自己成仙的法术。笑着问道:“灵从何来?(你画的符灵验是怎么回事)”答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将神仙调遣到上面,灵验也就跟着来了)”。
又问修丹之术,继先答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符尧舜足矣。(长生不老都是那些乡野村夫吃饱了没事干去鼓捣的,并不适合像您这样九五之尊的人去追求。清静无为,同尧舜帝媲美,才是您追求的目标。)”张继先的回答自然有吹捧徽宗之意,但他又确实委婉地批评了徽宗迷信长生不老,无视国事民瘼,一语道破道教治国方略是《道德经》中所言:“我(国君)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徽宗听后异常高兴,当即授继先“碧虚大夫”,他辞而未受。最后,赐宴而出。
这次对话,张继先不仅有问必答,而且言之成理,出口成章,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他少年天师的风采,令当朝皇帝对他刮目相看,不愧是来自江右福地的才子天师。此后,两人的来往十分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