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间,中华大地出了一位仙人,名叫沈敬,他得道的经历非常奇特,人们把他的故事称为“沈敬煮石”。沈敬,浙西人,自幼向道,但苦于一直没有得到仙师传授。
后来为求成仙之法,沈敬云游至钟山,遇见一位老婆婆对他说:“你骨格秀朗,神气清爽,心地又正,十年后应当得道,只管专心修道。”婆婆并给他一块白石,对他说:“只要用山泉煮这块石头,不要停火,等到石头变的像丹药一般软时,你就可吃下去成仙。如果没有软,不可停火。”说完话,老太婆便不见了。
沈敬甚觉神奇,便在山上搭了间茅屋,每天除了砍柴、汲山泉水煮石头外,就是细心看护炉火,就连睡觉时都小心翼翼,生怕睡过了头,柴烧完了炉火熄灭。为了生存,有时还要抓紧时间向附近人家化缘,要口饭吃,然后立马赶回来。时间一长,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山上有个煮石头的怪人。有人同情他,也有人鄙视他,还有人劝他不要再傻了,无论别人怎么说,他依旧按老婆婆说的煮石不停。
风霜雨雪,寒暑冷热,沈敬为了煮石,肉体上、精神上吃了不知多少苦。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老婆婆对他说的:“十年后应当得道”。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老婆婆说的十年之期就快到了。沈敬煮石时更是经常看看石头软了没有。盘算着日子,这一天终于到了,沈敬已经把那块石头整整煮了十年。沈敬满怀希望的揭开锅盖一看石头还是那么硬,一点软化的迹象也没有。沈敬的精神支柱几乎一下子就垮了,从此停火不煮了。
过了几天,忽然那位老婆婆又来到了,问沈敬说:“当初叫你用山泉煮石头,现在怎么不煮啦?”沈敬回答:“我自从奉您教导,煮石十年。却仍然不可吃,所以停火了。”婆婆说:“这石头可不是寻常之石。别人是求不到的。你得到这石头,何不心怀虔诚、消除疑虑来煮它?若能如此,不用十年便可吃了。如果心中疑、信参半,虽煮上十年,仍然是吃不得的。”
沈敬问:“这是什么石头?如果不是凡间之石,自然有神奇之处可以吃。但既有神异,又何必煮了才能吃呢?”老婆婆答道:“此石是天上琼树的果实。不知谁得到了又遗失在这座山中。被人间的毒风吹着,所以变坚硬了。如果心怀虔诚,用山泉煮它,便会再变软,软后可吃,吃下便得道了。”沈敬拜谢婆婆,她突然又不见了。
沈敬认真反思自己煮石不成功的原因,发现过去十年中虽然行为上煮石不停,然而心中对老婆婆说的话还是有怀疑之处:没有做到当年婆婆说的“只管专心修道”,过了十年就停火不煮了,本身就是信心不够的体现。老婆婆关于十年成仙的许诺之所以没实现,不是婆婆失信啊,而是自己信心不够,完全是因为自己信念不坚呀!
想通了这一点,他马上斋戒沐浴,向神祈祷,满怀坚定的信念,重新取山泉水开始煮石,哪怕是煮上一辈子都不会再怀疑婆婆的话!第二天,石头突然变软,香气弥漫着全山。沈敬忙沐浴清洁,然后虔诚的将变软后的石头吃下去,顿时,他变回了童颜,须发像漆般黑亮,心中清朗,身体轻捷,山中人见到都十分奇怪。几天后,不见了沈敬,不知他去了哪里,人们才知道他真的得道了。
从此“沈敬煮石”成为一个典故,一个著名的故事。在我目前的层次,个人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如下:沈敬第一次煮石因为在内心深处其信心还不够虔诚,耗时十年也未成功,第二次坚定信念,一天就大功告成,说明了信心的重要,修炼人一定要心怀绝对的虔诚,修炼的意志和决心绝不可动摇,功夫到了自然得道,过分关注时间的本身可能就包含着不信与怀疑;无论任何情况、任何时候作为弟子,作为修炼者都一定要永远坚信师父,绝对相信师父讲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