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為繁體中文

说文解字,“人”一字明阴阳善恶。

  • 文章来源: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 发表时间:2016-01-16 16:51:13

 

上古,仓领造人字,他用两块木棍支成一体,象征人类要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才能永久立于天地之间。

为了给文明的开启讨个口封,仓颇便问黄帝:“此字像啥?”黄帝脱口而出:“相搏的棍子。”话音未落,但见一道血光映红天际,大地震动,海啸千里,百兽哀鸣。黄帝自知失言,女娟淆然泪下曰:“一念之差,人类五千年将无宁日矣!”仓颇安慰道:·“黄帝金口,必是天意。”

 

黄帝追悔莫及,便率所有人神,对天祈祷:愿五千年后,人类能悟得人字之本义,文明之真谛,化干戈,止争斗,爱万物,敬天地,万类共生共荣,和平发展。

 

五千年来,很多人都把人字看成一矛一盾,故而斗争哲学泛滥,人类纷争不已。同时也有人把人字理解为支撑的结构,故有慈悲仁爱的种子,尽管时隐时现,生存艰难,却绵延不绝,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觉醒的希望。

 

人字由一撇一捺两画组成,表示了人的两面性,一面善一面恶,一面是一面非,一面阴一面阳。而且人总爱走极端,总在偏差之中,一脚左偏一脚右偏,一脚天堂一脚地狱。欲行中道,必须不住左不住右,不住善不住恶,不住是不住非,不住也不住,人类才能不断发展稳步前进。

 

每每談及善惡,總會想到善惡果報之類,並以宗教的方式勸善,此無可厚非。然則,世間本無善惡,有了善惡之別,說明我們已偏離大道,且越行越遠。

 

每每談及善惡,總會想到善惡果報之類,並以宗教的方式勸善,此無可厚非。然則,世間本無善惡,有了善惡之別,說明我們已偏離大道,且越行越遠。


嬰兒之時,似陰似陽,無善無惡,是最接近大道的狀態。因而,嬰孩之狀,能通鬼神。漸長,後天意識逐漸形成而慢慢偏離于道,因而有了陰陽之別、善惡之分,皆因耳濡目染所致。

 

 

老子早有言在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經》第二章


《道德經》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世間的善惡、美醜觀念,完全源於約定俗成。當所有人都認為殺人是惡行之時,似乎全世界都認為無端奪取別人的性命就是惡的,殊不知,任何一種惡行亦未必是惡行,只是我們在某些參照物作用下形成的觀念。

老子認為,當我們將某一事物定性為美,是因為我們將其與另一事物作了對比而形成的觀念。西施美若天仙,是因為我們僅僅注意到西施本人的外表,認為她美,是因為我們拿她與隔壁的“王二嫂”相比的結果。幾十年前,家中擁有萬元存款即可成為“萬元戶”,是因為與其他不如自己富有的人相比的結果。而這種比較,往往使人陡增諸多煩惱,有了比較,就有了美醜善惡,就有了貧富壽夭,就有了一系列困擾著我們的貪欲,使我們成為欲念的奴隸。

《道德經》說: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也就是說,世間一切煩惱妄想的根源,即是我們固有的比較之心。因而,貪欲使人一步步走向瘋狂,進而自我毀滅。追溯歷史,可見各國爭霸稱雄,所有的戰亂在於對利益的歪曲理解,以強人為能。和平年代,戰爭的硝煙散盡,卻讓利欲打亂了我們的心緒,讓我們慢慢讓很多人失去自我、失去理智。

 

可以說,這些都是比較的結果。越比較,我們越背道而馳,再加上主流媒體的低俗化和推波助瀾,使當代人沉迷于聲色糜音之中難以自拔。這種失衡,總是讓人心痛。

 

而令人驚歎的是,早在貳仟伍佰年前,聖人老子便給了我們答案。他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當我們返本歸元,才發現,原來一切的一切,都產生於心,心生慾望,因而,唯有制心,使其不生貪求,便無善無惡,無吉凶禍福。

 

道之德為“無”,“無”生“有”,但不能恃其“有”,否則,所“有”亦會復歸於“無”。這是看老子這段話的另一個角度。說白了,人生在世,經歷了生死離別、富貴貧賤,當我們歸西的瞬間,一切煙消雲散,不能長久。因此,只有那些通透之人知道如何把握有無關係,并以身作則,為眾生做貢獻而不居功自傲,當時來運轉時順勢而為,當不得志時隱居山林之間,仿佛不曾來過這個世界,這才是處世之道。因此,老子不斷告誡我們,“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老子看來,有無是相生的,是某一事物的兩種狀態,有就是無,無就是有。做任何事情,不必讓全世界知曉,默默地做即可。當全世界知曉之時,這件事也許就不必再做了。所以很多年輕人戀愛時信誓旦旦要與某人長相廝守,當情到濃時往往因為某些原因分開,這就是物極必反。當某件事情發展到極致之時,便是結束之期。萬事留一定的餘地,至少可以讓玩完的時間晚點到來。這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

很多事情,只有我們不去佔有,不去比較,不生分別之心,我們才能長久。所以,世間無所謂善惡,也無所謂美醜,無所謂貧富,無所謂高下。保持心態平和,讓該發生的發生,該來的來,該走的走,因為,也許我們從未失去什麽,也從未得到什麽。我們只是過客,我們不必執著于虛無,才能回歸生命的本真。

备案号:鲁ICP备151208575号
主办: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承办:临沂玉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力维律师事务所 李守涛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371320001080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