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為繁體中文

全真王重阳祖师圣诞

  • 文章来源: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 发表时间:2018-02-07 18:07:04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王重阳。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中国宋代道士。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

金天眷元年(1138),王喆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

金大定元年(1161),王重阳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重阳祖师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重阳祖师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其为北五祖之一。其羽化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

传统道教自南北朝寇谦之、陆修静改革、整顿后,历隋唐五代宋的漫长岁月,尤其到北宋末年,已呈现不景气趋势。以符籙派为主流的道教支派众多,一些道流徇末遗本,出现一些流弊,引起了社会上非常不好的舆论。作为有识之道教知识分子,不能不思其改革。姬志真在《重阳祖师开道碑》中说:“由是圣人复起,究天元一气之初,洪造更新,应历数万灵之会……重阳祖师乃其人也。”王重阳和他建立的全真教,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对旧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进一步把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

 

王重阳修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因内修“求返其真”,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这种内修主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人。

重阳祖师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重阳祖师宝诰:

至心归命礼

先天至圣。不朽金仙。

广垂法力。度济愚贤。

积功伟大。道法万千。

泛滥郡州。万儒受点。

宣扬道教。不辞舌尖。

顽石点头。豚蛇煅炼。

七真衔赐。功盖凌烟。

位列金仙。玉清灵显。

常存慈爱。照遍大千。

至灵真宰。至上法严。

垂世不朽。道范长存。

全真开化。重阳帝君。

备案号:鲁ICP备151208575号
主办: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承办:临沂玉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力维律师事务所 李守涛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371320001080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