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大自然中日月经天的现象,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以使生命永在。这种期望虽然难以实现,但自古以来追求长寿者却大有人在。其实养生有时也不必拘泥于食疗运动等方面,不为人知的风水学认为养生与五行息息相关!
一、 传统五行说的基础认知
中国传统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而成。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五脏之间就是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共同维持整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五行说以相生相克论述五脏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关系。当五脏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调节受到破坏,就会出现相乘相侮的现象,就是病理状态。在临床,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不仅能说明疾病的“传变”,了解病情的“预后”。而且能调理各脏腑功能,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四季、五味等有相应的关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恰好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二、五行和五味的内在联系
“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间相互的内在的联系。
人的五脏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可以通过五行来描述。如:
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其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
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其特点是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其特点是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其特点是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
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其特点是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三、五行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制约和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生、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四、五行和五脏的资生关系
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可用五行相生来阐明。
1.肾(水)藏精,肝(木)藏血,肾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
2.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
3.心(火)主血脉,又主神志,脾(土)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脾土,即火生土。
4.脾(土)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金),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
5.肺(土)主气,职司清肃,肾(水)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
五、五行和五脏的制约关系
1.肺(金)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木)阳上亢,此即金克木。
2.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此即木克土。
3.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
4.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此即火克金。
5.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此即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