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斋醮的范围很广,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各种品级和用途的斋醮,并且斋与醮是分开的,这点在宋朝还有区别,宋朝法師蔣叔輿的《无上黄箓大齋立成仪》云:“烧香行道,忏罪谢愆,则谓之斋;延真降圣,祈福请恩,则谓之醮。斋醮仪轨不得而同。”后来“斋”“醮”逐渐合二为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场”。
何为斋醮?
斋者,齐也,齐所不齐。这是儒家的观点,古人祭祀祖宗神明,为表示郑重必先斋,斋一个是茹素,颜回说自己不食肉好几个月了,孔子说这是祭祀之斋,不是心斋。斋,除去茹素之外,还要祭祀的人清净心神,以达到心神清净,感格神明的地步。《中庸》“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道教斋醮也有类似的作用。醮者,醮谢神明,属于答恩请圣的科仪。
斋醮有什么意义?
斋醮,是道教用来济度世间,阐演教义,吸引信众的活动。坛场上通过高功法师的演礼,达到通感神明,祈求善应。
相传龙虎山曾经有一名道士,作道场所求皆应,名声远播。于是有人慕名拜访,问“道长法事为何如此灵验?”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一心按照科仪上说的做而已。”故行道的高功,务必存诚敬之心,深信祖师浩力。
何为高功?高功,不仅是声如洪钟,进退娴雅,还需法术高深,积累功德。为鬼神所钦仰,所以才能役使鬼神。我见到有些法师,以道场为儿戏,丝毫没有虔敬之心,这样的人,如何能为善信祈福?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做道场的时候,炉焚真香,云篆缭绕于洞天,则圣真来格,如果进退失仪,不仅见笑于善信,并且唐突神明,其过不浅。
有的斋主临时烧香,不知礼仪,或者觉得自己身份高贵,不愿磕头下跪,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