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為繁體中文

师父你在哪我与你有缘快快出现吧

  • 文章来源: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 发表时间:2018-08-21 21:48:52

相信很多道友都知道,咱道教拜师收徒是“徒弟找师父难,师父找徒弟更难”,也许很多人会迷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王常月祖师在《龙门心法》中说:“师父求弟子,一如滚芥投针;弟子求师,好像水中捉月。真师难得,高弟难求,不在乎财宝之间,只在乎这心一念真诚之内。你见哪个有道师父,肯妄传匪人;你见哪个高人访道,肯乱拜师父。

道教的师父,多把弘扬道法、济世度人做为自己的使命,无论丹道修炼还是法术传承,都是传道的不同形式。
师父不乱传人,就说明师父心怀至道,想寻找高徒。试想,如果遇见心志清明、德行敦厚的弟子,师父又怎么不会心传至道,口授天章。否则,道法不传则难以了道,如果遇可传之人而不传,是为私心,则离道而背德,也是不可以的。
弟子不随便拜师,说明这个人见识高明,胸襟宽阔,一心只寻求明师。
若是高徒,必错不过明师
很多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寻不到一个明师?

与其去问如何才能寻到真师,不如问自己要如何做一个好徒弟,让真师青睐自己。我们只知道明师难遇正法难求,却很少会考虑师父寻找徒弟更难。


正如钟离权祖师当年对吕祖说:千百年来,我就只等到你一个人。
洞宾曰:师父今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师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我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我道家。
师父后呵呵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扑伏在地。钟离师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不知度得几人归?
吕洞宾惭愧告知没有度得一人。
这三年,吕祖四处奔波寻觅高徒。他得知有个人想修行,认为作神仙不难,积德行善、礼拜至诚就会感动神仙度化。此人费百银买吕洞宾像放入家中神龛,每日早晚沫手、更衣、顶礼膜拜。
这样拜了好久,这日清晨正礼拜,门外来了一老叫花子,浑身长疮,衣衫破烂,一跛一拐地走进门来,有气无力地说:“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好久没吃东西了!”主人正专心敬神,被老叫花子搅和,很生气。刚要发脾气,想到应该行善,便忍着性子说:“我正敬神,你这样冲了仙气。快出去!”
老叫花叹叹气,退出门去,蹲在墙根下,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施舍点饭食,遂再进门去:“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主人见老叫花没走,非常恶心,端起喂狗的破瓢,往老叫花破碗里一倒,大声说:“给!快走,快走!”老叫花就地蹲下吃起来,食毕再向主人要水。主人气得不行,一边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花,舍你饭吃,还要水喝,我什么时候欠你的?滚!”一边唤狗来咬老叫花。
“哎呀,我走!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老叫花说着出了大门,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那人听到这话,觉得好生奇怪。正纳闷呢,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写道:
世人认假不认真,天天诚心拜洞宾。
今日洞宾来拜访,叹君少颗真善心。
那人看了纸条,方知是吕洞宾来访,后悔莫及!
我们一直苦苦寻觅真师,却没有把心思用在修正德行、积德行善。这样即使真师到了眼前还不是生生的错过。德行浅薄,天天上香诵经也是无济于事。
正确认识师徒关系
另外,在拜师前,大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师父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师父是先行者,师父是带着我们摸索这条道路的人,是和我们肩并着肩,一起顶风冒雪,朝着最终的目标一起努力的领路人。
看了很多道友发的帖子,也和道友们交流过,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道友,通过跟师父不断的接触,觉得自己的师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也没有多么的仙风道骨,一尘不染。
对于各位道友的这种想法,我只是想说:我们的师父,他是人,一个生活在这繁华俗世当中的人,不是遨游九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也会有喜怒哀乐,他也会有柴米油盐,既然是人,就不会那么的完美,况且,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身上诸多缺点,为什么必须要求师父是完美的呢?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我们的师父,他可能不完美,可能很严肃,或许没有所谓的仙风道骨,但是,他们待人真诚;
我们的师父,可能达不到出口成章,但是,他们说话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我们的师父,可能不是名师高道,但是遇到问题,他们会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
我们的师父,或许会对我们很严厉,但是,又会在每次我们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予我们方向和力量。
所以,拜师需谨慎,更要正确认识师徒关系。
做徒弟难,做师父更难
其实,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迟早会遇到自己的师父。道教拜师多数是师父找弟子,有时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拜师,当师父一眼认出了弟子时,而你却全然不知。师父会以特殊的方式来点化你,使你自己来到师父的面前。

接下来是艰难的磨合,总要两三年的时间。如果是你真正的师父,他也许会责骂你,摆布你,冷落你,抬举你,宠爱你,放任你,经过不断地热炒冷拌,让你云里雾里,高山谷底,天上人间,摸不着底。因为不打你不醒,不弃你不安,不伤你不懂,不折你不乖,不痛你不歇,不压你不服,真是爱恨交加,受尽折磨。
然后你也不断试着逃开,而又无可奈何的乖乖溜回去,因为你发现你根本无法离开你的师父,你必须依止他。你还会急于知道接下来他又会给你一点什么颜色瞧瞧。师父像烈焰,太近会被烧灼得遍体鳞伤,太远又感觉到寒冷,要保持恰当的距离太难。此是师父强化有为,而使弟子进入无为中道。
很多时候见到师父,会感到既亲切又紧张,恩师就像一面明镜,从内向外散发的那种清净,智慧,让弟子浮躁的内心很快可以平静下来。
真正的明师是延续慧命,引领我们出离生死走向解脱到达光明彼岸的大恩人。师尊恩德深似海,难以为报。如果不是恩师慈悲,弟子还不知要在人生的歧路上流浪到什么时候。
总而言之,拜师前,多积德行善,修正、提高自己的德行;拜师后,正确认识师徒关系,心怀感恩。

 

王常月祖师在《龙门心法》中说:“师父求弟子,一如滚芥投针;弟子求师,好像水中捉月。真师难得,高弟难求,不在乎财宝之间,只在乎这心一念真诚之内。你见哪个有道师父,肯妄传匪人;你见哪个高人访道,肯乱拜师父。


道教的师父,多把弘扬道法、济世度人做为自己的使命,无论丹道修炼还是法术传承,都是传道的不同形式。
师父不乱传人,就说明师父心怀至道,想寻找高徒。试想,如果遇见心志清明、德行敦厚的弟子,师父又怎么不会心传至道,口授天章。否则,道法不传则难以了道,如果遇可传之人而不传,是为私心,则离道而背德,也是不可以的。
弟子不随便拜师,说明这个人见识高明,胸襟宽阔,一心只寻求明师。
若是高徒,必错不过明师
很多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寻不到一个明师?

与其去问如何才能寻到真师,不如问自己要如何做一个好徒弟,让真师青睐自己。我们只知道明师难遇正法难求,却很少会考虑师父寻找徒弟更难。
正如钟离权祖师当年对吕祖说:千百年来,我就只等到你一个人。
洞宾曰:师父今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师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我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我道家。
师父后呵呵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扑伏在地。钟离师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不知度得几人归?
吕洞宾惭愧告知没有度得一人。
这三年,吕祖四处奔波寻觅高徒。他得知有个人想修行,认为作神仙不难,积德行善、礼拜至诚就会感动神仙度化。此人费百银买吕洞宾像放入家中神龛,每日早晚沫手、更衣、顶礼膜拜。
这样拜了好久,这日清晨正礼拜,门外来了一老叫花子,浑身长疮,衣衫破烂,一跛一拐地走进门来,有气无力地说:“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好久没吃东西了!”主人正专心敬神,被老叫花子搅和,很生气。刚要发脾气,想到应该行善,便忍着性子说:“我正敬神,你这样冲了仙气。快出去!”
老叫花叹叹气,退出门去,蹲在墙根下,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施舍点饭食,遂再进门去:“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主人见老叫花没走,非常恶心,端起喂狗的破瓢,往老叫花破碗里一倒,大声说:“给!快走,快走!”老叫花就地蹲下吃起来,食毕再向主人要水。主人气得不行,一边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花,舍你饭吃,还要水喝,我什么时候欠你的?滚!”一边唤狗来咬老叫花。
“哎呀,我走!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老叫花说着出了大门,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那人听到这话,觉得好生奇怪。正纳闷呢,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写道:
世人认假不认真,天天诚心拜洞宾。
今日洞宾来拜访,叹君少颗真善心。
那人看了纸条,方知是吕洞宾来访,后悔莫及!
我们一直苦苦寻觅真师,却没有把心思用在修正德行、积德行善。这样即使真师到了眼前还不是生生的错过。德行浅薄,天天上香诵经也是无济于事。
正确认识师徒关系
另外,在拜师前,大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师父是我们修行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师父是先行者,师父是带着我们摸索这条道路的人,是和我们肩并着肩,一起顶风冒雪,朝着最终的目标一起努力的领路人。
看了很多道友发的帖子,也和道友们交流过,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道友,通过跟师父不断的接触,觉得自己的师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也没有多么的仙风道骨,一尘不染。
对于各位道友的这种想法,我只是想说:我们的师父,他是人,一个生活在这繁华俗世当中的人,不是遨游九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也会有喜怒哀乐,他也会有柴米油盐,既然是人,就不会那么的完美,况且,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身上诸多缺点,为什么必须要求师父是完美的呢?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我们的师父,他可能不完美,可能很严肃,或许没有所谓的仙风道骨,但是,他们待人真诚;
我们的师父,可能达不到出口成章,但是,他们说话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我们的师父,可能不是名师高道,但是遇到问题,他们会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
我们的师父,或许会对我们很严厉,但是,又会在每次我们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予我们方向和力量。
所以,拜师需谨慎,更要正确认识师徒关系。
做徒弟难,做师父更难
其实,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迟早会遇到自己的师父。道教拜师多数是师父找弟子,有时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拜师,当师父一眼认出了弟子时,而你却全然不知。师父会以特殊的方式来点化你,使你自己来到师父的面前。

接下来是艰难的磨合,总要两三年的时间。如果是你真正的师父,他也许会责骂你,摆布你,冷落你,抬举你,宠爱你,放任你,经过不断地热炒冷拌,让你云里雾里,高山谷底,天上人间,摸不着底。因为不打你不醒,不弃你不安,不伤你不懂,不折你不乖,不痛你不歇,不压你不服,真是爱恨交加,受尽折磨。
然后你也不断试着逃开,而又无可奈何的乖乖溜回去,因为你发现你根本无法离开你的师父,你必须依止他。你还会急于知道接下来他又会给你一点什么颜色瞧瞧。师父像烈焰,太近会被烧灼得遍体鳞伤,太远又感觉到寒冷,要保持恰当的距离太难。此是师父强化有为,而使弟子进入无为中道。
很多时候见到师父,会感到既亲切又紧张,恩师就像一面明镜,从内向外散发的那种清净,智慧,让弟子浮躁的内心很快可以平静下来。
真正的明师是延续慧命,引领我们出离生死走向解脱到达光明彼岸的大恩人。师尊恩德深似海,难以为报。如果不是恩师慈悲,弟子还不知要在人生的歧路上流浪到什么时候。
总而言之,拜师前,多积德行善,修正、提高自己的德行;拜师后,正确认识师徒关系,心怀感恩。
上一篇:雷法如何修炼
备案号:鲁ICP备151208575号
主办:中华道教符箓协会 承办:临沂玉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力维律师事务所 李守涛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371320001080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