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信仰中,三官信仰广为人知,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由此而衍生出了道教三元节令,即上元节、中元节与下元节。
从唐宋以来,三元节都是道教的大庆日子。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
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载:“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水官大帝(资料图)
水官解厄
水官大帝,全称“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太清境。
水官大帝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十月建亥,亥属北方,北方属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纯而至清,水有荡秽去灾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圆满。
水官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汇,考江海之威灵。会五炁於建生,无幽不烛;遵群伦之解厄,有愿皆从。故而十月十五校录解厄而泽被众生。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上说:“天下众生,江河湖海,舟航商贾,风波汹涌,惊惶忧惧,若诵此经,皈依天地水官,水府众圣,即使风恬浪静,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所谋顺遂,诸圣拥护,万神赐福。”
水官大帝既掌握江河湖海万灵之事,又主旱涝灾害劫数之期,既掌生人,又管亡者,不但能解天灾业满之灵,还能下济幽扃人鬼之道。
三元应化
上古时期尧帝定四时制年月、舜帝拓荒垦地、大禹治水有功,在尧、舜、禹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从此展开了华夏名族的文明,对于后世之影响也极其深远。
所以,在民间信仰中,认为三官大帝应化为人间的三位圣君,奉他们为三官大帝的化身。
根据他们不同的特质,称尧为天官,主宰众生的善恶,曰赐福;称舜为地官,主宰三界,曰赦罪;称禹为水官,主管水域万灵,掌鬼神之籍,录众生功过之条,曰解厄。
三官手书
三官手书源远流长,自老祖天师创教以来,即以“三官手书”教化教民并传播教法。
史书记载老祖天师创教时“不喜施刑罚,欲廉耻治人,乃立条制,使有病者皆疏记生身以来所犯之事,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
于是百姓计愈,邂逅疾病辄当首过,一则得愈,二使羞惭,不敢重犯,且畏天地而致”。
后至张鲁天师时此法广泛流传,《三国志·张鲁传》中记载“师君”张鲁“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裴松之注引《典略》,言其为病者请祷时,曰:“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信道之士,通过三官手书自述其过错,忏悔反省,则可消灾解厄,身体康健。
三官鼓笔
《九天生神章》中有“三官鼓笔,料别种人”之句,《玉枢经》则有“三官鼓笔,太乙移文”之句。其中的“三官”指的即是三官大帝,而“鼓笔”二字,是鸣鼓和注笔的略称。
鸣鼓,即三官大帝各有一面雷鼓,当三元日考校开始之前,先鸣雷鼓。接着,三官大帝会同九署各曹局进行检校。
检校完毕后,有恶之人的名字将被写入“黑簿”,削禄夺寿,故而,道经之中,以“鼓笔”二字代称三官大帝的检校、审判。
道教信仰认为,人的寿命、祸福是自我所造因果业报与祖先承负的共同集合而定,因此天尊与天尊才循循善诱世人,普应发心改恶修善,避免“三官鼓笔”、“名登黑簿”而遭致不幸。
故于今日,可虔诚诵念三官宝诰,水官宝诰,忏悔自己过去的种种过错,希求大帝宽佑,自然祸去福灵。
【三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水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旸谷洞元。青灵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灾大会。劫数之期。
正一法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
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济无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